蛇毒中毒是指被毒蛇咬伤后发生的一种中毒现象。毒蛇的种类很多,在我国有47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大眼镜蛇)、五步蛇、蝮蛇、蝰蛇、龟壳花蛇、竹叶青和海蛇。这些毒蛇中,除海蛇主要分布于近海地区外,大多数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而长江以北只有蝮蛇、蝰蛇、龟壳花蛇等少数几种。
蛇毒中毒的发生季节与蛇活动的规律有关。在南方蛇的活动期一般在4~11月间,其中以7~9月份最活跃,因此,蛇毒中毒在这一期间发病率最高。猎犬有及警犬,由于执行特殊任务而进入草丛、树林茂密地区,容易发生本病。
犬被毒蛇咬伤的部位以颜面、鼻端和四肢较多见。咬伤部位越接近中枢神经及血管丰富的部位,其症状越重。
其临床症状常因蛇毒种类不同而异。
第一,金环蛇、银环蛇等的蛇毒都属神经毒。咬伤后,流血少,红肿热痛等局部症状轻微,但咬后数小时内即可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病犬痛苦呻吟,兴奋不安,全身肌颤,吞咽困难,口吐白沫,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最后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终因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
第二,蝰蛇、蝮蛇、竹叶青等蛇毒多属血循毒。局部症状明显,局部剧痛,流血不止,迅速肿胀,呈紫黑色,极度水肿,常发生坏死,肿胀很快向上发展,一般经6~8小时就可扩展至整个头部,或扩展至全肢以至背腰部。毒素吸收后,则出现血尿、血红蛋白尿、少尿、尿闭、肾功能衰竭及胸腹腔大出血,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
第 三,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蛇毒多属混合毒。咬伤后,红肿、热痛和坏死等局部症状明显。毒素吸收后,全身症状重居且复杂,既有神经毒所致的各种神经症状,又有血循毒所致的种种临床表现,最后都因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