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兽医知识库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是由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感染引起的以高热、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和肠炎为特征的传染病,主要感染猫科和鼬科多种动物。本病又称猫瘟热(feline distemper)。除甚急性病猫外,剖检可见脱水和消瘦变化;空肠和回肠局部充血,脾肿大,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坏死。多数病例长骨的红髓变为液状或半液状,此点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病猫在患病期间应禁食和饮水,否则可加重呕吐,影响肠细胞复制及降低肠内细菌含量。可采用支持疗法、补充体液和电解质以维持其平衡,并通过非肠途径注射敏感抗生素,以防止受损肠道中的细菌入侵。对某些体液严重失衡者可输以血浆及其他胶体物质,对剧烈呕吐的病猫可服用止吐药等。
姚蕴华 收录于 2016-06-14 |
阅读全文
猫I型疱疫病毒(Feline herpesvirus type-1,FHV-1)是一种引起猫急性上呼吸感染的局度接触性传染性病原体。临床以角膜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流产为特征,但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故又称猫鼻肺炎病毒(Feline rhinopneumonitis virus)。临床上发病率可达100%,主要侵害仔猫,死亡率达50%,成年猫不发生死亡。
姚蕴华 收录于 2016-06-14 |
阅读全文
星状病毒(Astrovims)是一种能引起猫腹泻的单链小RNA病毒。自然感染猫发生持续性水样腹泻,并伴有体重减轻、厌食和极度虚弱。但大多数猫感染星状病毒后表现为隐性、温和型和自限性感染。
姚蕴华 收录于 2016-06-14 |
阅读全文
落基山斑点热(rock mountain spotted fever,RMSF)是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经蛛传播的人、犬和其他小型晡乳动物的传染性疾病。RMSF临床表现发热、厌食、精神沉郁、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巩膜充血、呼吸急促、咳嗽、呕吐、腹泻、肌肉疼痛、多关节炎,以及感觉过敏、运动失调、昏迷、惊厥和休克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对于病犬,口服四环素,或口服强力霉素,对治疗斑点热立克次体感染有效。
姚蕴华 收录于 2016-06-14 |
阅读全文
猫免疫缺陷病(felin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是由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免疫功能低下,呼吸、消化系统炎症,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及容易继发感染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流行广泛,以中、老年猫多发。由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猫的症状与人的艾滋病相似,故又叫猫艾滋病(FAIDS)。由于FIV可在T细胞内增殖并杀伤T细胞,故最初又称为猫嗜T淋巴细胞病毒(Feline T cell lymphotropic virus)。
姚蕴华 收录于 2016-06-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