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vet logo 知识库

炎症的结局

吴礼平 发布于 2019-05-25
导读:在炎症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斗争贯穿于炎症的始终,且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炎症的发展方向和结局,是痊愈、迁延不愈,抑或是蔓延扩散。

在炎症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斗争贯穿于炎症的始终,且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炎症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 如抗损伤过程占优势,则炎症逐渐减轻,机体逐渐恢复健康,即炎症消散完全痊愈);
  • 如炎症坏死范围大,炎性渗出物过多而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此时炎区发生机化和包囊形成,以限制病原的扩散;
  • 如损伤性变化占优势,则炎症逐渐加重,并可向全身扩散,即蔓延扩散
  • 如损伤和抗损伤矛盾双方处于一种相持状态,则炎症可转为慢性而迁延不愈

痊愈

1.完全痊愈(消散)

炎症病因消除,病理产物和渗出物被清除,损伤的组织通过组织细胞的再生而得以修复,炎区组织结构和机能完全恢复正常。常见于急性炎症。

2.不完全痊愈(机化和包囊形成)

当组织损伤严重时,虽然致炎因素已经消除,但病理产物和损伤的组织由肉芽组织取代修复(机化和包囊形成),局部形成疤痕,组织结构和机能未完全恢复。

迁延不愈

炎症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降低,致炎因子未被彻底清除持续作用,急性炎症可逐渐转变成慢性过程,表现为时而缓解,时而加剧,成为慢性炎症而长期迁延不愈

蔓延扩散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多、毒力增强时,常在局部大量繁殖,并向周围组织蔓延扩散,从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炎症蔓延扩散,常通过以下3种途径:

  • 局部蔓延
  • 淋巴道蔓延
  • 血道蔓延

1.局部蔓延

炎症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可沿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自然通道向周围组织扩散,使炎区扩大,称为局部蔓延。如:

  • 心包炎可蔓延引起心肌炎;
  • 支气管炎可扩散引起肺炎;
  • 尿道炎可上行扩散引起膀胱炎、输尿管炎和肾盂肾炎等。

2.淋巴道蔓延

炎区病原微生物在局部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扩散至附近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并可再经淋巴液继续蔓延扩散,这种蔓延方式称为淋巴道蔓延。如急性肺炎可继发引起肺门淋巴结炎,淋巴结呈现肿大、充血、出血、渗出等炎症变化。

3.血道蔓延

炎区的病原微生物或及其毒素,突破局部屏障而侵入循环血液,引起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

(1)菌血症

细菌进入血液的现象称菌血症,一般情况下,细菌可被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脾、肝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吞噬消灭,临床上无全身中毒症状。但菌血症可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

(2)毒血症

毒血症指细菌的毒素或炎症病灶中各种有毒产物被吸收入血而引起机体中毒的现象。患病动物可出现高热、寒颤、抽搐、昏迷等全身中毒症状,也可使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或坏死。

(3)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流并持续存在、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物质代谢障碍和生理机能紊乱,机体呈现出全身中毒症状并发生相应的形态学变化。

此时病原微生物的损伤作用占据明显优势,而机体防御能力濒于瓦解。患病动物可出现高热、寒颤、抽搐、昏迷等全身中毒症状。

剖检可见尸僵不全血凝不良溶血黄疸等现象,皮肤、黏膜、浆膜出现多发性出血斑,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组织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脾、淋巴结肿大等。

败血症的发生标志着炎症局部病理过程的全身化,如治疗不及时或全身性病变严重,往往引起机体死亡。

(4)脓毒败血症

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称为脓毒败血症。此时除具有败血症的一般性表现外,还表现为器官的多发性脓肿,脓肿通常较小,比较均匀地散布在器官中。

镜检,脓肿中央和尚存的毛细血管或小血管内常见细菌团块,说明脓肿是由栓塞于毛细血管的化脓菌性栓子引起的。

2238
阅读
0
评论
--
2
0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