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vet logo 知识库

贫血对机体的影响

吴礼平 发布于 2019-06-09
导读:贫血可引起机体相应的代谢、机能活动发生改变。病理变化/症状检查,以及血液检验是贫血诊断的重要方法。

贫血时,动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相应的代谢、机能活动发生改变。

根据贫血的原因、贫血程度、贫血持续时间长短及机体适应能力大小不同,动物表现也有所不同,但贫血时一般都会表现出组织缺氧,以及组织缺氧时所发生的代偿反应

机体的主要机能改变

1.循环系统

贫血时机体血液总量或血液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导致供氧不足,机体组织缺氧。机体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代偿,如:

  • 增加血红蛋白中氧的释放;
  • 器官和组织中血液流量的重新分布;
  • 增加心脏输出量和加速血液循环。

贫血后期,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外,机体发生代偿反应,造血功能增强,血液中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阻力增加,心脏长期负荷过重,心肌缺氧而引发心肌营养不良,可诱发心肌原性扩张和相对性瓣膜闭锁不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2.呼吸系统

贫血时机体缺氧,大量氧化不全的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刺激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组织中呼吸酶活性增强,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加强,从而加强组织对氧的摄取能力。

3.消化系统

贫血时机体组织缺氧,营养物质氧化不完全,作为能量物质的ATP产生不足,消化系统的机能活动减弱。表现为动物食欲减退,胃肠消化、蠕动减弱,导致吸收障碍,因而临床上贫血动物往往呈现消瘦、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营养不良性贫血还兼有营养缺乏的症状。

4.神经系统

贫血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可减少脑组织对能量的消耗。

严重贫血或贫血时间较长时,由于脑组织的能量供给减少,神经系统机能减弱,对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调节功能降低,动物表现精神沉郁、容易疲劳、机体对抗力减弱等。

5.骨髓造血机能

贫血时由于缺氧可使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从而促使骨髓的造血机能加强(再生障碍性贫血除外)。

  • 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时,机体代偿,造血组织中幼稚红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均加快;
  • 缺铁、缺维生素B12、缺叶酸等而致营养不良性贫血或某些生物毒素、化学毒物中毒时,幼稚型红细胞增殖减少或成熟延缓,伴有红细胞的胞核与胞浆发育不一致,生成小红细胞大红细胞
  • 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造血组织减少以至消失,红骨髓被脂肪组织或结缔组织取代,红细胞和其他血液细胞生成减少。

血液学变化

贫血时除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外,外周血液中还可出现以下各种异型红细胞:

1.淡染性红细胞

红细胞呈环形,这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的表现。

icon异形红细胞、低色素血症、小红细胞症
异形红细胞、低色素血症、小红细胞症
资源描述:犬血涂片。大量的异性红细胞,显著的低色素血症以及明显的小红细胞症。

2.红细胞大小不均

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有的比正常红细胞大,有的则比正常红细胞小。前者称为大红细胞,后者则称为小红细胞

3.异型红细胞

红细胞外观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变化,如椭圆形、梨形、哑铃形、半月形、桑葚形等。这是由血液中较不稳固的红细胞变成的。

4.多染性红细胞

红细胞胞浆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变为嗜碱性或易与碱性染料结合,呈淡蓝色着染。这是一种未成熟的红细胞,见于骨髓机能亢进时。

icon豪-若氏小体、高血色素红细胞
豪-若氏小体、高血色素红细胞
资源描述:犬血涂片。可见:多染性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内含豪-若氏小体)。

5.网织红细胞

对正常血液作活体染色时,可见其中含有少量(0.5%~5%)嗜碱性小颗粒或纤维网样的幼稚型红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这种现象是骨髓中红细胞再生过程增强的表现。

icon网织红细胞(人)
网织红细胞(人)
资源描述:网织红细胞是成熟红细胞的前身。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发育过程是: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RNA,用新亚甲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进一步成熟,RNA消失而为成熟红细胞。

6.有核红细胞

血液中出现未成熟的晚幼红细胞,它含有浓染的胞核,而其大小与正常红细胞相仿或稍大。这是造血过程加强的标志

icon香猪有核红细胞
香猪有核红细胞
资源描述:香猪有核红细胞,瑞氏染色,1000×5。注意与淋巴细胞的区别。

7.Jolly氏小体和Cabot氏环

即红细胞质内含有单个或成对的、呈蓝色的圆形小体,称为Jolly氏小体,它是红细胞核质的残迹。Cabot氏环呈环形,它可能是红细胞核膜的残迹。

icon豪-若氏小体
豪-若氏小体
资源描述:犬血涂片:多染性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内含豪-若氏小体)。

病理变化

贫血时可见各组织器官色泽变淡、变性,心脏、肝、肾和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浆膜和黏膜有出血点。

成年动物胸骨、肋骨、椎骨体及管状骨两端海绵骨中的红骨髓发生增殖(再生障碍性贫血除外),眼观该部湿润,呈红色;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则表现为红骨髓减少或消失,往往被脂肪组织所取代。

  • 急性失血性贫血时,患病动物可视黏膜突然苍白,血压骤然降低,体温下降,耳尖、四肢变冷,全身发抖,脉搏细弱,易死亡。
  • 慢性失血性贫血时,因病程较长,骨髓造血机能衰弱,在脾、肝及淋巴结上可见髓外造血灶
  • 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可出现血红蛋白尿,血液中胆红素增多,可形成全身性黄疸
  • 营养不良性贫血时,一般病程较长,患病动物消瘦,血液稀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见造血组织减少,甚至消失,红骨髓被脂肪组织或结缔组织取代;外周血液中红细胞和粒系细胞、血小板等呈进行性减少,幼稚型细胞比例降低,血清铁和铁蛋白含量增高。肝汇管区及肝窦内有时可见髓外造血灶。

贫血的原因不同,引起的病理过程各异。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尽快查明病因,对因治疗,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icon贫血的诊断思路
贫血的诊断思路
1968
阅读
0
评论
--
0
0
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