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vet logo 知识库

脊髓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吴礼平 发布于 2017-08-01
导读:脊髓位于椎管内,前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后端止于第2荐椎前半部,呈背、腹向略扁的圆柱状,依其与脊椎的对应关系分颈部、胸部、腰部、荐部和尾部。脊髓全长粗细不等,形成颈膨大和腰膨大两处膨大。在腰膨大之后脊髓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后端形成终丝和马尾。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周围。灰质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及神经胶质细胞组成。脊髓白质被灰质柱分为3对索。脊髓是躯干和四肢的初级反射中枢,白质内含有许多传导束是完成传导功能的结构基础。

脊髓(Madulla spinalis)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由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后部发育而成,仍保持节段性。脊髓发出脊神经(牛有37-38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是躯干和四肢的初级反射中枢;内含许多上、下行传导束,与脑部各级中枢有着广泛的联系,是联系躯体和脑部的枢纽,在正常情况下,脊髓的活动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

一、脊髓的位置形态

脊髓位于椎管内,前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后端止于第2荐椎前半部(2月龄牛可达第3荐椎)。脊髓呈背、腹向略扁的圆柱状,依其与脊椎的对应关系分颈部胸部腰部荐部尾部

icon各段脊髓的构造
各段脊髓的构造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处膨大,前方的为颈膨大(Intumescentia cervicalis),位于第6颈髓至第2胸髓的范围内,后方的为腰膨大(Intumescentia  lumbalis),位于第4腰髓至第2荐髓的范围内。由于此二处的脊髓发出脊神经分别参与形成臂神经丛腰荐神经丛,分布于前肢和后肢,其内的神经细胞和纤维数目大增,故形成膨大。

在腰膨大之后脊髓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从脊髓圆锥向后伸出一根非神经性的软膜细丝称终丝(Filum terminali),终丝外包以硬膜丝,附着于尾椎锥体背面,有固定脊髓的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脊髓比脊柱生长慢,脊髓逐渐短于椎管,即所谓的脊髓上升,因此,荐神经和尾神经从脊髓发出后要在椎管内向后延伸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相应的椎间孔走出椎管。所以在脊髓圆锥周围可见有较长的神经排列,整个结构形似马尾,故称马尾(Cauda equina)。

脊髓表面有几条平行的纵沟,背侧面正中的纵沟较浅, 称背正中沟(Sulcus media-nus dorsalis),其深部有隔,称背正中隔;腹侧面正中的纵沟较浅,称腹正中裂(Fissura medianus ventralis);这两条沟、裂将脊髓分为大致相等的左、右两半。

在背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一浅沟,称背外侧沟(Sulcus lateralis dorsalis),脊神经的背侧根丝经此沟进入脊髓。在腹正中裂的两侧也有不太明显的浅沟,称腹外侧沟,脊神经的腹侧根丝由此沟走出脊髓。

脊髓分为若干节段,脊神经根作为脊髓节段的外在标志,即每一对脊神经根丝所附着的那一段脊髓就是脊髓的一个节段。每个脊髓节段通过一对脊神经支配一对体节。

每一节段的脊髓接受来自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形成背侧根,也发出运动纤维,形成腹侧根

  • 背侧根是感觉性的,较长,其上有脊神经节,由感觉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其中枢突构成背侧根根丝,由背外侧沟进入脊髓。
  • 腹侧根是运动性的,由腹侧角运动细胞的轴突组成,经腹外侧沟走出脊髓。背侧根和腹侧根在椎间孔附近合并成脊神经,经椎间孔出椎管。
icon脊髓结构模式图
脊髓结构模式图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脊髓横切面上,可见脊髓由灰质白质组成,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周围。脊髓中央有一很细的中央管(Canalis centralis),纵贯脊髓全长,向前通第4脑室,内含脑脊液

1.灰质

在横切面上灰质呈H形(蝶翼形),一对背侧突较小,称背侧角(Conu dorsale),一对腹侧突较大,称腹侧角(Conu ventrale),在颈膨大和腰膨大,背侧角和腹侧角最大。在背侧角和腹侧角之间是外侧中间质 (Substantia intermedia lateralis),其内侧为中央管周围的中央中间质(Substantia intermadia centralis),中央管背侧和腹侧的灰质称灰质连合(Commissura grisea)。在脊髓胸段和腰段前部,外侧中间质的外侧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外侧角(Conu laterale)。背侧角、腹侧角和外侧角在脊髓内前后相连成柱状,分别称背侧柱腹侧柱外侧柱

灰质由神经元胞体树突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 背侧柱内的神经元主要是中间神经元,接受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冲动,传导至运动神经元或下一个中间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聚集成一些核团,如背角固有核、胸核(Klark柱的背核)。
  • 外侧柱的神经元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组成中间外侧核,荐髓内相应部位的神经元为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
  • 腹侧柱的神经元为运动神经元,分为内、外两群,内侧群支配躯干肌,外侧群支配四肢肌。腹侧柱内的神经元有2种:
    • 一种较大,称α运动神经元,支配一般的骨骼肌;
    • 另一种较小,称γ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内肌纤维。腹侧柱内还有副神经脊髓核。

Rexed将脊髓划分成10层,背侧角分为6层,中间带为第7层,腹侧角分为2层,中央管周围为第10层。

2.白质

脊髓白质被灰质柱分为3对索:

  • 背侧索(Funiculus dorsalis)位于背正中沟与背侧柱之间;
  • 外侧索(Funiculus lateralis)位于背侧柱与腹侧柱外侧;
  • 腹侧索(Funiculus ventralis)位于腹正中裂与腹侧柱之间。
icon脊髓构造模式图
脊髓构造模式图
icon脊髓横断面模式图
脊髓横断面模式图
资源描述:1.椎弓 2.硬膜外腔 3.脊硬膜 4.硬膜下腔 5.背侧根 6.脊神经节 7.腹侧根 8.背侧柱 9.腹侧柱 10.腹侧索 11.外侧索 12.背侧索 13.蛛网膜下腔

白质由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集合而成的纤维束组成,纤维束长短不一,长的纤维束组成纵走的上、下行传导束,短的纤维束组成固有束。

  • 背侧索内含感觉传导束,分为内侧的薄束与外侧的楔束,传导本体感觉
  • 外侧索浅层为感觉传导束,有脊髓小脑背侧束和腹侧束,传导本体感觉至小脑,还有脊髓丘脑束和脊髓顶盖束;深部有运动传导束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等。
  • 腹侧索内含运动传导束皮质脊髓腹侧束和内侧纵束,以及感觉传导束脊髓丘脑束和脊髓橄榄束等纤维束。
  • 固有束由紧贴灰质上、下行的短纤维组成,这些纤维由背侧角中间神经元的轴突形成,沿灰质周围上、下行一段距离后又返回脊髓,联系脊髓不同的节段,媒介节内或节间反射。

三、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脊髓白质内含有许多传导束是完成传导功能的结构基础。除头面部外,全身的深、浅感觉及大部分内脏感觉都要通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产生感觉,脑对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运动以及部分内脏的调控也要通过脊髓才能实现。若脊髓受损,就会引起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

2.反射功能

如前所述,脊髓是躯干和四肢的初级反射中枢,可见它具有反射功能,而且是脊髓的固有反射,完成这种反射的结构是脊髓固有装置,包括背侧根灰质固有束腹侧根

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分为上行支下行支,沿途分出侧支进入背侧柱,与中间神经元相联系,后者再与同侧或对侧腹侧柱的运动神经元相联系。因此,刺激一段脊髓的感觉纤维时,可引起本段或邻近各段的反射。

躯体反射主要是指一些骨骼肌的反射活动,如牵张反射、屈肌反射等。内脏反射主要有立毛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性反射等。在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

13224
阅读
0
评论
--
7
0
1
收藏